加国信息

加拿大的视角 - 水资源、孤立主义与动荡中的全















近来,有消息指出,美国政府正考虑重新修订与加拿大在五大湖水资源共享方面的数十年旧协议。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水资源。而加拿大,恰恰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这种趋势反映出一种更深层的变化:美国正逐步走向一种新的孤立主义,这不仅将带来长期的经济代价,也会对全球秩序产生深远影响。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同于上一次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的年代——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当下,一个大国若试图缩回国门之内,不仅难以独善其身,更会在国际事务中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令中俄等国家有机可乘,重塑对它们更有利的世界秩序。

美国国际发展署的缩减、军事部署的收缩,以及对除中国外事务的淡漠,使得加拿大与墨西哥等邻国的对美关系发生变化。过去我们习惯了彼此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像新冠疫情这种全球性危机中,加拿大与美国更是并肩应对,因为我们太过紧密,病毒和风险并不会因为边界而停止。

然而,随着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不断推进,加拿大民众对美国的观感也在转变。从曾经的伙伴、朋友,到如今不少人将美国视为“掠夺者”或“潜在敌人”。特朗普曾多次公开羞辱加拿大政府,称我们为“第51个州”,这不仅令人愤怒,也令加拿大人反思与美国的长期关系是否还值得维系。

除了水资源,美国还高度依赖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石油供应。如果加拿大突然中止出口,将直接导致美国油价飙升。事实上,加拿大多个省长已经采取措施反击美国政策,例如将美国产烈酒下架,或威胁切断对美国的电力出口。虽然这些举措在经济上代价高昂,但很多人认为,唯有“以痛还痛”,才能让美国政府认真对待我们。

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现任临时总理马克·卡尼上台。他并非由民选产生,但在当前局势下赢得了一定支持,预计将在四月举行大选。从民调来看,执政的自由党因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攻击而支持率回升。很多人相信,作为前央行行长,卡尼在应对美国施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这场地缘政治风暴也倒逼加拿大转变战略思路,从长期依赖“南北走向”的对美出口,转向“东西走向”的对欧洲与亚洲合作。例如反对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近日提出,通过加快东海岸液化天然气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而削弱普京的战争机器。这一提议迅速获得支持,也说明加拿大正思考如何在动荡中发挥更积极的国际作用。

从更宏观角度看,G7机制也受到挑战。如果普京被重新接纳回G7,重构“G8”,这意味着一个战争状态中的国家将与其敌对国家同席;而中国也正与美国形成事实上的贸易对抗。曾经用以维护全球秩序的高峰会机制,正逐渐分崩离析,成为口号多于实质的场所。

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也加剧了这一局势,他在中东问题上极具冒犯性,甚至在面对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时公开建议“把加沙变成新的地中海度假胜地”,鼓动巴勒斯坦人迁移至邻国,引发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其他领导人试图以奉承、稳住局势的方式来避免冲突,例如英国首相的“柔性应对”以及泽连斯基的外交努力,但这似乎仅能勉强维持现状。

而今,在摩尔多瓦、乌克兰、台湾等地,人们对美国的承诺越来越不确定。特朗普曾公开质疑是否会继续捍卫台湾,使人们忧虑,一旦习近平出手,美国是否还会兑现安全承诺。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全球民主的退潮。最近的统计显示,世界上被认定为“专制政权”的国家数量已经超过民主国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特朗普对独裁者的“崇拜”、对普京的毫无底线的迎合,更加助长了全球强人政治的回潮。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时代。

在这个背景下,全球民主国家急需新的领导者。无论是法国的马克龙还是英国的基尔·斯塔默,都被寄予厚望,期待能在混乱中发出理性的声音,维护共同价值,守护和平秩序。但最终,只有当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共同发力、坚定立场、以强硬对强硬,才有可能阻止孤立主义和威权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







© Success Education Group Ltd.
E-Mail: info@successeducatio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