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边境政策日益收紧,越来越多加拿大人开始对前往美国旅行感到忧虑。一些政策虽然在法律上未有显著变化,但在执行层面却出现了重大转变,这让赴美旅客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2025年4月11日起,美国拟推行一项新政策:若加国公民通过陆路边境进入美国超过30天,将被强制要求进行“入境登记”,否则将面临高达5,000美元的罚款或最长6个月监禁。
虽然过去机场入境就会自动获得名为 I-94 的电子入境记录,但许多加拿大人并不知道这点。建议民众可上 CBP(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官网输入护照资料查询并打印此记录,并随身携带作为合法在美的证明。
✦ 注意:此政策不适用于30天内的短期入境者。
虽然美方对入境目的的规定未变,但移民官在实务上更加严格。强烈建议:
携带雇主出具的访问说明信件(如商务会议或市场考察)
明确说明访问时间、地点与目的
不要撒谎或隐瞒信息
美方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你此行是否打算在美国工作?”以及“你是否准备在美国长期居住?”一旦引发怀疑,极可能被拒绝入境。
推荐加拿大旅客选择**在国内机场完成美方“Preclearance”(飞行前安检)**的城市入境,例如:
多伦多
蒙特利尔
温哥华
卡尔加里
渥太华
温尼伯
这些口岸可以让旅客在被拒时直接原机返回,不会被美国边境执法机关拘留在美境。
某些人群在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下,更容易受到额外盘问或拒绝入境:
跨性别或非二元性别人士:美国联邦系统目前只承认“男”与“女”两种性别,部分州(如德州)对性少数群体容忍度较低。
出生于美国制裁国家的加拿大公民或美国永久居民:如伊朗等国出生者可能受到更严格的审查。
政治立场活跃者或异议人士:有报道指出,批评美国政府或特朗普的言论,有可能成为入境阻碍因素。
最让人担忧的一点是:在美加边境,您对手机及电子设备不享有“隐私权”。
海关人员可以查看设备中的任何信息,就如同检查行李。
即便开启“飞行模式”,如有怀疑,执法者可下载设备内容并留存至美国政府数据库。
加拿大政府已正式发出旅行提醒:请妥善管理您在手机中储存的个人、政治、社交信息。
建议,如果有任何不愿分享的信息,最好不要将相关设备带入美国,或提前清理敏感资料。
“进入美国并非权利,而是一种由美方授权的特权。”如今这一特权的门槛不断升高,加拿大旅客更需谨慎应对。
在当下局势下,如果您计划前往美国旅行或工作,务必提前了解最新政策、准备好必要文件,并尽量选择航空入境以减少风险。毕竟,保护好自己的权利与隐私,才是最明智的出行之道。